春暖花开,丛林染绿,正是养蚕的好时节。近年来,国际市场丝绸制品持续走俏,国际茧丝价格上扬,栽桑养蚕的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发展态势良好。“在外打工10年,不如回家养蚕一年。”湖南省湘潭县信达种桑养蚕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胡卫东说,种桑养蚕半个月1批,每亩地年可种桑养蚕六七批,以当前新鲜蚕茧每公斤42元计算,一批可收入3000元左右,每亩地年可收入近2万元,现在种桑养蚕已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好门路。科学养蚕的几种新技术新方法。
收蚁的方法与技巧
提高一日孵化率,实现一批收蚁。除在催青期调节好发育起点胚子、严格执行催青胚标准、见点后黑暗保护使胚子发育齐以外,还要注意领种和补催青工作。蚕种进室后随即摊种并黑暗保护在温度24℃、干湿差1.5℃~2℃环境中,进室的第2天上半夜开始升温到25.5℃,第3天早晨感光收蚁。
倒卵面积按33厘米×50厘米分布均匀,以减少定座、均座的工作量。
精选小蚕用叶。收蚁和1龄第1天用叶选用适熟偏嫩桑叶,促使发育齐全。
培育小蚕有讲究
小蚕片叶立体育。小蚕片叶立体育是中国农科院蚕业研究所研究成功的一项新技术。它改变了几千年来平面饲养的习惯,采用片叶穿连成串,垂直搁挂、直立给桑,蚕儿攀缘取食,蚕粪自然落下。据调查,采用该技术可节省桑叶33%,平均张种省叶2.3公斤,增产蚕茧1.67公斤,省工46.7%,蚕座面积节省75%。
小蚕平面2回育。该法用蛇皮布覆盖,要因时制宜,灵活掌握,1~2龄上盖下垫。选用适熟叶,切桑分寸可偏大,掌握合理的投桑量。超前扩座,及时除沙。此时应针对覆盖易增加蚕座湿度,病菌微生物易繁殖的情况,要特别加强防疫卫生工作。
3~4龄采用“漏空透气育”。该技术是中国农科院蚕业研究所等单位共同合作研究成功的一项新技术,利用塑料折簇波状折叠、枝孔适度和拉伸自如的特点,铺成漏空透气蚕座,辅之下垫上盖蛇皮布防干措施,达到3~4龄蚕一日给一回的目的。由于叶在簇上,蚕在簇中,粪在簇下,减少了食桑污染,蚕儿健壮无病。该技术可省工40%,节省蚕座面积50%、节省桑叶20%。小蚕立体育与该方法相配套可以组织1~4龄共育或集中饲养,使80%的蚕农把养蚕的主要精力集中在最后一周,实现“五龄一周养蚕”。
饲养大蚕新方法
将新梢直接斜靠在墙壁或竹篙上养蚕可提高养殖效益。具体做法是:5龄蚕开叶攀取新梢,平摊在蚕座上,等蚕爬上新梢后,将新梢斜靠在竹竿上呈45度角,以后每天给桑时依次向上斜放即可。应用此法养蚕每张种只要备足14平方米的养蚕地面,如果养蚕房屋紧张,可在离地一米左右搭一层蚕台,蚕台上方40厘米外用竹竿围成框,竹竿至蚕台四周用塑料薄膜或编织袋布围起来,蚕台底部平摊一层编织袋布。如果房屋宽裕,可直接在地面上饲养,每张种仅需3~6根竹篙和6~9根40~50厘米长的木桩,每日仅需给桑一次(盛食期可视情况酌情补桑),整个5龄期只需除沙一次,见熟后加网将蚕从新梢条中提出。此法简单易行,据调查,可省工50%,平均张种省工50小时;省叶10%,每张可节约60公斤,并且可节约大量用具,蚕茧质量优于普通平面育,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上簇省力的关键是熟蚕整齐。控制熟蚕齐一的方法是提青分批,5龄开叶时要使蚕全部起身;二是蚕儿见熟时添食蜕皮激素,可1支蜕皮激素加水2公斤,使蚕儿老熟一致。大批蚕儿成熟后,在蚕座上薄摊几片桑叶,然后在叶面上加薄膜网,未熟蚕可在网下继续吃叶,熟蚕则很快爬上网面。在方格簇的使用方法上,为了加快熟蚕入孔,减少翻簇时间,利用熟蚕背光性,在室外树荫下预上簇,可加速入孔。
预防蚕病重在消毒
家蚕属蚕蛾科昆虫,不像畜禽类动物那样具有完备的防御机制,加上躯体小、生命周期短,一旦得病,不好打针吃药,当前的科学技术还未找到治疗蚕病,特别是病毒病的实用有效医疗技术,“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才是正确控制传染性蚕病和非传染性蚕病的有效途径。
利用化学和物理方法杀灭蚕室、蚕具上的病原体,预防和控制蚕病的发生传染,是确保蚕茧蚕种优质高产的重要手段。因此,蚕室蚕具消毒应十分注意。
一是在消毒前要进行打扫清洗,以便洗掉部分病原体,并使病原体充分暴露,使药物或热力能直接、快速地起到消毒作用。
二是要选择适宜的消毒方法,如蚕室密闭性好的,可采用含2%甲醛的石灰水或毒消散消毒;密闭性差的,只能用漂白粉液、石灰浆等液体消毒。
三是消毒时对药品成分要检验,以确保消毒效果,要尽量用新鲜药物,并使用清洁的水源进行配制。
四是配准浓度,用足药量,喷布均匀。
五是蒸汽消毒、煮沸消毒完全依靠温度来杀灭微生物,要正确掌握温度才能有成效。甲醛类药物温度的影响最为明显,消毒时要求保持24℃以上5小时以上,否则消毒不容易彻底。
六是消毒时空气中的相对湿度对消毒也有影响,如用毒消散消毒时,相对湿度宜保持70%~90%,小于60%时,消毒效果下降。
七是不同消毒法对病毒的穿透力不同,干热比湿热差,所以在蒸汽消毒时,蚕具不要堆得太紧,要便于蒸汽流通。气体熏蒸消毒时,蚕具要架空,便于气体渗入。
上一篇: 如何喂小蚕?如何管理小蚕的眠起?
下一篇: “桂蚕一号”杂交种性状及饲养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