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种性状
“桂蚕一号”(932·8810×7532·8710)(正反交)是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承担自治区“九·五”重点科技攻项目于1998年育成,2000年1月经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的一对强健、好养、产量高、茧形大、茧丝长、解舒好、繁殖性能优等特点的夏秋蚕四元杂交种,为(中·中×日·日),二化性,四眠,四元杂交种。正交卵色灰绿或深灰,卵壳浅黄色白色,每克卵粒数1700粒左右,克蚁头数2300头左右。反交卵色紫褐色,卵壳白色,每克卵粒数1800粒左右,克蚁头数2400头左右。正交趋光性,反交逸散性。正反交均孵化齐一,蚕体强健,对叶质有较好的适应性,各龄蚕眠、起齐一,壮蚕体色青白,形蚕、素蚕共显(即花蚕、白蚕),蚕体粗壮食桑旺盛;上簇、营茧均是正交比反交稍快,大蚕均有背光密集性,上簇光线宜暗,密度宜稀,茧长椭圆,均匀,色白,缩皱中等,丝质良好。催青10天,蚕期经过21~22日,其中五龄期6.5~7天左右。茧层率22%左右,单茧丝长1000米左右,解舒丝长750米左右,净度92分左右。
与“两广二号”对照相比,强健性在特高温多湿时稍偏低,五龄期略长,在温度偏低时,五龄稍长10小时左右,单张(10克蚁)产茧36公斤左右,增产10%左右;是一对优质、高产的桑蚕新品种,成为21世纪广西第一对桑蚕新品种。适用于广西和长江流域蚕区应用,在广西桂中、桂南蚕区除7~8月特高温季节外均可应用,在桂北除第一造湿度大时有些影响外,全年各造均可应用,目前正在广西推广应用。
二、饲养技术要点
1、采用二段催青:前期1~4天温度24~25℃左右,自然光照,后期温度26~28℃,自然光照;小蚕期(1~3龄)温度宜偏高28~29℃,干湿差1~2℃,促使蚕体发育齐一;大蚕期温度宜偏低27~26℃,干湿差2.5~3℃,尽可能避免30℃以上的高温多湿环境。
2、及时包种黑暗抑制,蚕种见点后全黑暗保护2天左右再在第3天早上6时感光左右、8时左右收蚁,促使孵化齐一。收蚁、饷食要精选新鲜适熟叶喂饲,小蚕喂适熟叶,小蚕趋光性强,每次给桑前要做好匀座、扩座工作。
3、严格贯彻养蚕前、中、后的防病消毒措施,蚕期中要加强卫生及技术处理,杜绝病源,减少病蚕的发生。采用“防病一号”及新鲜石灰进行蚕体、蚕座消毒,四、五龄用抗菌素添食,预防蚕病发生,四龄饷食后添食一次,五龄添食三次,添食选在下午给桑时进行,添食抗菌素宜提前几小时配药喷叶,待桑叶稍干再给桑,添食量以一层叶为好,可在添食叶吃完后再补给新鲜叶,避免水叶给蚕儿、以免给蚕座带来不良影响。尽力杜绝病源,减少蚕病的发生。
4、加强桑园肥培管理,冬伐、夏伐后多施农家肥等有机肥,每次伐条后桑园每亩施有机肥1000~2000公斤,以利提高桑叶质量。每年春、秋养蚕前加施一次复合肥加尿素,不可单施尿素,施肥后足15天再用叶,防氮素中毒;蚕期桑树防虫宜用残效期短的“乐果”、“敌敌畏”等农药,防止蚕儿农药中毒。
5、小蚕精养、大蚕饱食,蚕期做好以防病消毒为中心的六防工作:
① 防食桑不足:蚕期严格做好提青分批,防给桑不足引起入眠延迟、发育不齐。
② 防蚕头过密:蚕期及时扩座,特别五龄盛食期蚕座宜稀,壮蚕食桑旺盛,要给足桑叶,特别五龄盛食要做好补给桑,及时扩座,保持1㎡的蚕头数500~600头左右,保持蚕头均匀,以便蚕儿饱食良桑,发育齐一,防止蚕头过密相互抓伤而诱发蚕病。
③ 防不良叶:忌湿叶、嫩叶,避免食下堆积发热、发酵桑叶以及雨水叶、露水叶、黄叶、泥污叶等不良桑叶。秋季遇干旱要注意选叶,防止喂偏老叶,易发生小蚕。
④ 防高温多湿:遇高温多湿要打开门窗加强通风换气。
⑤ 防中毒:桑园施肥后足15天再用叶,防止氮素中毒;蚕期桑树防虫宜用残效期短的“乐果”、“敌敌畏”等农药,防止蚕儿农药中毒。
⑥ 防滥用蜕皮激素:大蚕后期要给足桑叶,不能提前喷施蜕皮激素,必须在见熟10~20%以后才能喷施,防止桑叶不足而加快成熟滥用蜕皮激素,造成食桑不足而严重影响蚕茧质量。
6、选用优良簇具适熟上簇,密度宜稀,防止过密,簇具选用方格簇,采化蛹茧,以提高上茧率;保持上簇室通风干燥,光线宜暗,防止强光照射,温度25℃左右,干湿差4℃左右,遇高温多湿,需加强通风排湿,以利提蚕茧质量。
7、浸酸标准:即时浸酸:温度115℉,比重1.075,时间中系5分钟,日系5分30秒,冷藏浸酸:温度118℉,比重1.092,时间中系5分30秒,日系6分钟。
上一篇: 科学养蚕的几种新技术新方法
下一篇: 宜州桑树栽培与管理